刚刚被噩梦吓醒的王思蘅尚未回过神来,又莫名其妙的打了两个喷嚏。
王思蘅揉了揉鼻子,心里暗自纳闷,她又没有感冒、也没有鼻炎,怎么好好的忽然打起喷嚏来了?不会是有什么人在背地里念叨她吧?
这一阵子王思蘅的父亲王国正和母亲黄氏为了她的婚事也没少念叨她,但初衷也都是为了她好,希望能够尽力为她谋一门可心意的好姻缘。
被关心她的人念叨又怎么会做一个这么可怕的噩梦呢?王思蘅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漂亮的大眼睛里显出几分恐惧与迷茫。
前世王思蘅向来是不信这些命运神鬼之类的玄妙之事的,但自从她发现自己胎穿到了几百年前的大清以后,便开始对这些未知的力量心生敬畏了。
从小到大,每次黄氏去庙里为家人敬香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家人康健、家宅平安,王思蘅都会跟着母亲一起去,无比虔诚的对着庄严肃穆、慈目低垂的佛祖敬香、磕头,祈求佛祖保佑她两世的父母家人健康平安。
王思蘅倒是没有为自己向佛祖求过什么,生怕自己太过贪心,向佛祖许下的心愿太多了,反而她心中最为重要的那个愿望就不会实现了。
不知道是不是王思蘅没有求佛祖保佑她自己的缘故,两个月前她陪着母亲黄氏去寺庙里敬香祈福的时候,竟然遇见了一个见色起意的纨绔子弟,只看了她一眼,就对她露出淫*邪的笑容,非要娶她回家做第七房小妾,险些将黄氏给气死。
黄氏身子不好,子嗣艰难,这辈子就只得了王思蘅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爱若珍宝,压根儿就没想过让她去给别人做妾,还要卑躬屈膝的伺候正室夫人那么委屈,更不可能将她嫁给一个不学无术、人品堪忧的纨绔子弟!
黄氏原以为她家老爷怎么说也是吴县的知县大人,无论如何都能护着他们的宝贝女儿,不会让他们的蘅儿被一个纨绔子弟这般欺负的,却不曾想此人竟然是苏州府知府卢腾龙卢大人的亲弟弟卢名山。
俗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王国正既不能得罪苏州府知府,又不能将宝贝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不知所谓的纨绔子弟做妾,便和黄氏商量出一个主意,对知府大人扯了一个谎,说是已经将王思蘅许配给她的表哥李煦了。
李煦年轻有为,从小又是与当今天子康熙帝一起长大的发小,李煦的生母文氏当年曾经做过康熙帝的乳母,嫡母王氏正是王国正嫡亲的长姐。
李煦虽然年纪比王思蘅年长数岁,但也算知根知底,脾气秉性也都是了解的。李煦可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去年刚刚被康熙帝任命为苏州织造,就算是苏州府知府卢腾龙也不敢轻易得罪了李煦。
去年李煦的夫人过世之后,李煦的嫡母王氏便曾经与弟弟王国正提起过,希望能够与王国正亲上加亲,让王思蘅嫁给李煦做继室。
王氏自己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亲生儿子,如今见庶子李煦这般成器,自然也想亲自为李煦挑选一个王家的女儿为继室。
王氏见王思蘅这几年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品貌双全,琢磨着王思蘅若能嫁给他的庶子李煦为继妻,必然能够栓得住李煦的心。
将来若是王思蘅能够给李煦生下儿子,她将管家的权力交到自己内侄女王思蘅的手里,总比交给其他女人手里要强百倍。
当时王国正觉得自己的宝贝女儿年岁还小,还想多留女儿几年,而且也有些不忍心让女儿嫁给别人做继室,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心肝宝贝,便以王思蘅年岁还小为理由婉拒了这门亲事。
但如今闹出卢名山这么一件糟心事之后,王国正发现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县,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可他的女儿王思蘅的容貌又太过扎眼了,他根本护不住他的宝贝女儿,只能尽快为女儿选一个知根知底、人靠得住又有本事能够护住她女儿的夫婿,才能化解眼前这场劫难,让女儿不至于被迫嫁给一个不学无术、淫*邪无耻的纨绔子弟为妾。
或许是因为有了卢知府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卢名山做对比,王国正和黄氏私下里商议一番之后,都觉得李煦虽然年纪大些,还曾经娶过妻室,但无论人品、相貌、才学、能力都要比那个卢知府的弟弟卢名山强上百倍,又是知根知底的,总算得上是一个靠得住的良人,因此,便商量着不如顺了王国正长姐王氏的心意,同意亲上加亲,将王思蘅嫁给李煦做继室。